慧通综合报道:
2012年9月20日国家进行了第二批白糖收储。此轮收储基准价是6200元/吨,对糖企而言,这意味着最差的情况是以6200元/吨的基准价价格交储。以基准价交储的情况在2009年1月9日的收储中也曾经出现过。
然而,糖企向国家交储也是有成本的。本次交储的库点中,两广产区5个库点共计计划收储11万吨,仅仅是50万吨总量的22%,比第一轮收储时还略低。但此轮收储中仅山东就有6个库点,共收10万吨。如果广西糖企要交储到山东库点,则运杂费等费用就有260元/吨。综合计算得知,本轮交储的平均成本约236元/吨。这意味着如果按照6200元/吨的价格交储,等同于以5964元/吨的价格在现货市场销售。市场现货糖价比这一估价低100-150元/吨仍然可以算合理区间,毕竟类似情况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因此,收储前后广西现货价维持在5850-5900元/吨,也能算是正常水平。只要收储能继续,短期内现货价格便能够稳定在5800-5900元/吨的区间。不过,据悉9月20日计划收储50万吨已经全部完成。若真如此,则意味着眼下又再度进入收储空当期,也就是说糖市再度失去支撑。对糖市比较重要的收储已经兑现,虽然国家还将继续收储,但什么价位、什么时间与收多少量,却是不得而知。
另一个对商品市场影响较大的事件是美联储推出的QE3计划。至于美联储推出QE3的目的是为了提振经济、刺激就业,还是为了助阵奥巴马大选,抑或是为了对冲欧洲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元的不利影响,均不得而知,或许是一举三得。可是,从一周以来国内商品市场的表现看,QE3的影响有限,更别说提振国内糖市了。
另一方面,二、三季度糖市销售旺季已经结束。然而,截至8月底时全国白糖库存尚余169万吨。纵然是销售好的年份,旺季中一个月时间也无法消化这一库存水平,由此也可以知道收储的确必要。扣除第二轮收储的50万吨,按照常年9月份60~80万吨的销量计算,待本榨季结束时全国将结转39-69万吨陈糖。即便这一结转库存量,在新榨季初期也难以承受。加上新榨季预计还将进一步增产百万吨。无疑国内糖市还承受着很大压力。
雪上加霜的是,之前预计的能够利多糖价的事件都已发生。但不论是收储,还是QE3都没能推动糖价反弹多少,却使糖市显得更加沉重。
现在糖价影响因素还剩下产区天气与国内政策等诸多方面。原糖虽然自19.25美分上涨至20.81美分,反弹幅度为8%,很明显这一幅度不能给国内糖市多少提振。纵然涨至22-23美分,进口都难受抑制。更何况原糖基本面并不利于原糖上涨太多。产区天气还没有到炒作时节。
如此预计未来两周内,糖市难有乐观预期,行情仍将是震荡或者下跌走势。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于中国证券报,欢迎垂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