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搜:

首页

行业焦点

慧通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产品+深加工 > 棉花+深加工 > 行业聚焦 > 行业焦点 >

新闻:棉市“三阶式” 结构难以改变 Top

新闻:棉市“三阶式” 结构难以改变
时间:2012-10-15 08:54 来源:慧通综合报道 作者:admin 点击:

慧通综合报道:

2012年10月,影响中国棉价最重要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是需求,其二是政策,且这两个因素并非孤立。笔者认为,中国棉花需求老大难背景下的价格“三阶式”结构将继续存在。

中国棉花需求问题大且难
棉花需求问题实际上从2010年末就开始积累,在2011年第一季度开始显现。影响棉花这一大宗商品价格的因素有三个,供给、需求与货币。在需求平稳的年度,供给冲击往往成为市场的重大炒作题材,比如2010年的棉花。2012年以来,受终端需求不足,内外棉价差巨大等因素影响,中国棉花需求疲弱不堪。中国棉花市场与国际棉花市场的重大区别在于中国政策的强大影响力,但棉花调控政策只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一定时期棉花的供给与需求,而无法真正改变长期的供需关系。若把主要矛盾来排序的话,出口对象经济放缓及中国政策调控背景下的需求问题依然是最大的问题。问题之大,不妨从重要的纺织经济运行指标来看。2012年1—7月份,中国累计纺织品服装出口额13743146万美元,累计同比减少0.3%。2009、2010、2011年前7个月份累计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速分别是-1.9%、22.9%、与25.6%。相比这些数字而言,2012年1—7月份累计纺织品服装出口额-0.3%的同比增速处于又一个危机的水平。

“解铃还须系铃人”,笔者把中国棉花需求问题归结为:出口对象经济放缓引致的终端纺织品需求下滑与中国涉棉政策、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引致的对外竞争力快速削弱。这两个问题都是非常难的问题。欧盟、美国、日本等经济体经济增长问题恐非短期能够解决,而内外棉价差的修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涉棉调控政策的改变,但涉棉政策面临着平衡棉农、纺企等主体的利益问题,属两难选择,笔者看不到短期发生明显改变的可能。

涉棉政策与棉价“三阶式”
在棉花需求“老大难”问题的背景下,笔者认为,中国涉棉调控政策把中国市场上的棉价分成了三个层级,从低到高分别是:第一级为进口棉价、第二级为中国社会流通棉价、第三级为中国收储价。价格差的存在会促使棉花资源从低价区流向高价区,假如贸易是自由的市场是有效的,则跨市场套利会把价格拉平到同一个水平。现在的状况是:在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有中国棉花强大的进口配额政策,在第二级与第三级之间有强大的收储政策。高价不限量收储会逐步把优质资源从第二级吸纳至国储,并逐步拉小社会流通棉价与第一级价格的价差,这就是所谓社会棉价会向收储价靠拢。第一级与第二级价格巨大价差的存在使得国际棉花资源疯狂流向中国,但配额政策使得此转移过程在“量”上受到根本限制,有形之手使得内外棉价差居高不下。

中国棉花市场价格三阶结构

在全球经济增速低迷,棉花需求老大难问题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中国市场棉价的三阶式结构难以改变。符合交储资格的棉花加工商担当了中国棉花社会流通价格与收储价格之间棉花搬运工的角色,其搬运的动力是有钱可赚,在价差不足以覆盖成本的时候,该搬运动力会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全球棉花需求明显变好之前,尽管在收储期中国社会流通棉价将在收储政策影响下向20400远/吨的收储价靠拢,但靠拢远不意味着能够达到。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垂询交流!

延伸阅读

最新资讯

公告:关于调整储备棉销售有关政策的公告(2013年度[投放]第5号) 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自2014年4月1日起,调整储

热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