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搜:

首页

行业焦点

慧通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产品+深加工 > 大豆/油菜籽/其他油料作物+深加工 > 行业聚焦 > 行业焦点 >

调查:发改委冷对企业提价 食用油价格濒临反弹 Top

调查:发改委冷对企业提价 食用油价格濒临反弹
时间:2012-08-20 07:29 来源:慧通综合报道 作者:admin 点击:
日前,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等食用油企业均向记者证实,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对其进行了分别约谈。不过,与往次约谈不同,此次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并未向上述三家企业提出价格约束。

慧通综合报道:
同是“约谈”,此时的发改委与彼时大不相同。

日前,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等食用油企业均向记者证实,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对其进行了分别约谈。不过,与往次约谈不同,此次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并未向上述三家企业提出价格约束。

8月14日~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浙江就经济形势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温家宝表示,经济趋稳的基础并不牢靠,经济发展的困难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在此之前,中国内地的CPI以1.8%的增幅创下2012年以来的新低。这一切,都让“控通胀”隐居幕后。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和中储粮也不再为食用油企业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廉价大豆。因此,当金九银十的消费高峰即将到来之时,一度被视作“通胀”指针的食用油,恐怕将面临一次反弹性的涨价到来。

未见价格约束
从2012年7月开始,国际大豆价格开始迅速上涨,而发改委价格司也开始“约谈”各大食用油企业。一位参与约谈的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发改委和我们沟通的问题都比较简单,只提出了三点。”

记者了解到,在约谈过程中,发改委首先要求各企业对国内油脂价格的中远期价格走势进行判断。在此之后,又向企业了解了日常生产的情况。最后,要求各被约谈企业提出稳定食用油市场的具体建议。

被约谈的企业均向记者表示,国家发改委官员并未在约谈中表达出明显的“价格约束”态度,而在此之前的多次约谈中,要求企业控制食用油终端产品价格的意思表达十分常见。此外,与往次约谈不尽相同的是,本次约谈也并未提及“补贴政策”。

2009年和2010年国内粮油价格同处于上涨周期,发改委为了控制价格,同时保障供应,为益海嘉里、中粮集团以及九三油脂都提供了价格较为低廉的国储大豆。但是在此次约谈过程中,国家发改委并未向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等食用油生产企业提出这一“补贴政策”。

中储粮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目前尚未接到国家发改委的通知“要求低价国储大豆出库”。中储粮是中央政府为稳定粮食价格而组建的市场企业主体,承担着稳定粮食市场的基本职能。

在此之前曾有消息称,由于国际大豆价格迅速上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已经要求各企业汇报企业主要产品的价格情况,但并未提到专门约谈。然而,就在“约谈”期间,金龙鱼等食用油品牌开始提价。

价格上涨超预期
按照食用油行业内惯例,生产企业之间都会进行相互的价格和销量监控。同业监控的数据显示,金龙鱼5升小包装油的零售价格8月初为69元人民币,8月中旬已经上涨到71元人民币。

“在没有低价国储大豆补贴生产的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去赔本卖油,只能随着大豆价格上涨,继续涨价。”一位小包装食用油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2012年6~7月,国际大豆期货价格已经上涨近25%。

“由于我们前期在国际市场上买到了价格比较低的大豆,所以我们短期内不会涨价。”金鼎食用油负责人王庆荣向记者表示,“大豆决定油的价格,压榨企业的纯利润只有终端价格的5%左右。”

当前即将进入到食用油销售的旺季,9月和10月节日较为集中,“控制价格的压力将会非常大。”王庆荣表示,“因为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金龙鱼是外资控制的,限制他们的办法很有限。”

目前,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80%。其中美国是大豆的全球最大出口国,以美国公司为主的国际粮商如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四大粮商,控制了国际大豆90%的贸易。记者了解到,国内的主要大豆压榨企业已经先后派工作人员前往美国了解今年大豆的种植情况。

“我们看到的情况很不乐观,今年美国的干旱非常严重。减产也将很严重。”一位正在美国考察的国有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后期价格上涨也将明显。”他还表示,“因为出现了干旱的情况,所以很多金融机构已经进入到芝加哥大豆期货市场,准备进行炒作,未来的价格很难预期。”

中储粮人士也向记者表示,“下半年的大豆价格不容乐观。今年美国种植期推后,减产已经成为定局,同时,南美大豆也出现了减产,大豆价格存在一定风险。”反观国产大豆,今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减少,预计今年国产大豆产量不会超过1100万吨,低于往年的产量。

据了解,每年发改委农业司都在秋季之前对国内大豆产量进行调研,据农业司人士透露,“从去年开始,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上升为80%。”而大豆是小包装油的主要原料。

再临周期性洗牌?
面临这种价格变数较大的市场,一位央企驻海外人士表示,“我们现在为了控制风险,操作处于小规模的状态。”王庆荣回忆,2004年、2008年国际大豆市场都出现过类似的局面。因为美国大豆产量预期较低。

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大豆价格从8000元/吨上涨为16000元/吨,随后的7月又迅速降为6000元/吨。

“很多国内企业在这个周期中,因为储备过多的大豆而倒闭了。”王庆荣表示,“我们内部讨论的时候,还在说,是不是4年一个周期。”从今年6月开始大豆价格上涨已经超过25%。“今年上半年,中国有企业在大豆市场上做多或者做空,有人赚了很多,有人赔了很多钱。”在前两轮的周期中,中国的很多压榨工厂被迫倒闭,出卖给外资企业。所以外资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

据了解,目前有近70%的压榨企业被外资控股或参股。“外资并不在乎这些压榨工厂是否盈利,他们只在乎通过股份控制,让中国压榨工厂买他们的大豆。”九三油脂集团田仁礼曾经表示。

一位央企海外操盘手则直接指出,“大豆市场,是绝对的买方市场,但是作为最大的买家,我们却一点儿话语权都没有。”


文章来源:慧通综合报道转载,欢迎垂询交流!
 

最新资讯

通知:2014年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收购工作通知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内蒙古、江苏、浙江、

热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