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搜:

首页

行业焦点

慧通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产品+深加工 > 稻谷/小麦+深加工 > 行业聚焦 > 行业焦点 >

新闻:天时地利人和 早稻收购“一路高歌” Top

新闻:天时地利人和 早稻收购“一路高歌”
时间:2016-08-26 06:45 来源:慧通综合报道 作者:admin 点击:
因今年早稻最低收购价下调,早稻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加之在生长期间遭受了恶劣天气侵袭,今年早稻生产受到严峻挑战。虽然目前尚未公布最终产量,但减产已基本定局。然而,早稻收购进度却并不慢。相反,在各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早稻收购较上年同期大大加快。

慧通综合报道:

 今年早稻收购进度同比较快

因今年早稻最低收购价下调,早稻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加之在生长期间遭受了恶劣天气侵袭,今年早稻生产受到严峻挑战。虽然目前尚未公布最终产量,但减产已基本定局。然而,早稻收购进度却并不慢。相反,在各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早稻收购较上年同期大大加快。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8月1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早籼稻377万吨,较今年7月31日增加258万吨,同比增加144万吨,增幅达到61.8%;8月1日~10日,日均收购量达到25.8万吨。另据中储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共收购托市早籼稻98.3万吨,其中江西71万吨,湖南25万吨,湖北1.6万吨,安徽0.7万吨。

今年早稻总体收购进度较快,但南北产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早稻两大主产区江西、湖南收购进度相对更快,而湖北、安徽两省的收购则可能较慢。这主要是由于鄂皖两省今年7月份连续雨天较多,洪涝严重,不但产量减少,早稻质量下降,导致可供收购的粮源减少,同时也推迟了早稻收获与上市时间,一定程度影响了收购进度。  

近期稻米价格上涨原因

前期因稻谷供应压力较大,市场看空氛围较浓,大米加工企业库存较少,开工率一般。在大米需求预期恢复后,市场备货增加,提振了稻米价格。6月下旬以来,加工企业经过持续消耗,原先收购的中晚稻库存逐渐消耗,且库存成本增加。

由于托市收购再创纪录,农户存粮也逐渐见底,企业收购稻谷日益困难,加上今年地方储备粮轮出纷纷提前,6月底以后轮出日渐减少,轮出价格逐步抬升,不得不转向临储稻谷拍卖。如江西储备稻谷当前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中晚稻销售报价124~126元/百斤,较今年3、4月时上涨4~6元/百斤。

临储稻谷因收购价格较高,在顺价销售的原则下拍卖,价格自然昂贵,进一步推升了企业原粮采购成本和大米价格。另外,近期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带动小麦副产品和大米副产品价格下降,也对大米价格构成了较强的支撑。   

天时——天气相对有利

7月中下旬早稻开始大面积收获后,南方地区连续的阴雨天气终于结束,迎来了持续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虽然“烧烤模式”酷热难耐,却有利于早稻收获后的整晒,利于农户抢收、抢种和出售早稻。

今年早稻产量可能低于上年,但后期天气给力,早稻成熟较好,收获后及时得到晾晒,基本没有受损失,质量好于上年。因此,前期可供收购的粮源多于上年,晴好天气也有利于早稻收购工作的开展。而上年因早稻收获期间遭受了连续降雨,早稻收获后难以及时整晒,导致发芽、霉变现象较多,损失较大,且质量达不到托市收购要求,加工企业也不愿收购,影响了收购进度。  

地利——仓容准备充足

虽然今年早稻最低收购价较上年每百斤下调了2元,但《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发布时间较上年的5月19日提前了1个多月,有利于各承储单位及早做好腾仓、并仓等收购准备工作。同时,早稻收购主体有所扩容。在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有关分公司、受中储粮总公司委托的中粮集团、中纺集团所属企业的基础上增加了中航工业、农垦集团所属企业及有关地方骨干企业。

早稻托市收购启动前,为方便农户售粮,江西、湖南、湖北及安徽4省中储粮分公司等部门克服各种困难,采取储备轮换提前进行,加快腾仓、并仓等办法,确定了第一批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收购库点750个(含委托库点及其租赁库点),可用空仓容528万吨,而上年早稻托市收购量仅为307万吨,总体可满足预案启动需要,确保收得进、储得下。  

人和——购销形成合力

托市收购启动后,粮食部门开展了优质服务,方便农户售粮,并提供“一卡通”结算,避免了打白条现象,加快了早稻入库进度。另外,有储备轮换业务的国有粮食企业也提前做好了收购准备,在托市收购启动前就开始入市收购,一定程度稳定了市场,加快了收购进度。

农户售粮热情也较高,连续多年的托市收购反复“教育”了农户,普通稻谷在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期间出售相对保险,出售给国家只赚不亏。相反,捂粮不售,则很有可能会在托市收购结束后出现像玉米、大豆那样的价格快速下跌现象,导致收益大幅缩水,甚至亏本。

因此,除家中劳力不足、只能坐等经纪人上门收购外,一般农户都在托市收购预案启动、粮价回升后加快了稻谷出售力度,有的甚至一次性全部卖完,加快了今年的早稻收购进度。 

稻米市场逆势前行

受稻谷库存高企、供应压力庞大等因素影响,国内稻米市场近年来总体呈偏弱下行走势。如杭州市粮油批发交易市场8月19日与去年同期相比,安徽产普通晚粳米下跌0.18元/公斤,跌幅4%;江苏产优质晚粳米下跌0.18元/公斤,跌幅3.9%;安徽产普通晚籼米与去年同期持平。

全国稻谷收购价格指数8月21日为150.75,环比下跌0.01%,同比下跌1.2%。其中,全国粳稻收购价格指数为163.88,同比下跌1.29%;全国中晚籼稻收购价格指数142.25,同比下跌0.71%;全国早籼稻收购价格指数142.59,同比下跌2.11%。

虽然稻米市场趋势总体向下,但却不可能呈单边直线下行走势,在政策干预、需求季节性增加等各种有利条件的刺激下,也会走出局部或阶段性回升走势。今年7月下旬以来,国内稻米市场就出现了小幅上涨走势,且目前依然保持坚挺向上的势头。

8月下旬,黑龙江省鹤岗市2013年产圆粒稻销售价3.04元/公斤,抛选圆粒米出厂价4.30元/公斤;湖南长沙地区加工企业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70元/公斤,江西九江中晚籼稻出库价2.68元/公斤,均保持稳定。安徽滁州市场中晚籼稻(三等)收购价为2.56~2.70元/公斤,普通中晚籼米3.80元/公斤,均持平;普通东北大米5.50元/公斤,上涨0.10元/公斤。

江苏徐州市场新产粳稻企业收购价为2.80元/公斤,上涨0.08元/公斤。浙江杭州市场安徽产普通晚粳米批发价为4.32元/公斤,江苏产优质晚粳米为4.42元/公斤,均上涨0.02元/公斤;安徽产普通晚籼米为4.04元/公斤,黑龙江产圆粒晚粳米为5.04元/公斤,均持平。

浙江衢州粮食市场当地产标一早籼米批发价为3.54~3.60元/公斤,持平;福建产晚籼米4.28~4.52元/公斤,上涨0.04元/公斤;安徽产晚籼米3.80~4.16元/公斤,上涨0.02元/公斤。北京玉泉路市场圆粒米批发价4.70~4.74元/公斤,上海市场优质江苏米批发价4.65元/公斤,均稳定。预计随着院校集中开学及中秋临近,短期大米消费有望继续增加,市场仍将保持坚挺向上走势。  

后期收购进度将逐步放慢

虽然前期早稻收购进度较快,商品率也可能较高,但今年早稻产量毕竟下降,在收购高峰提前到来后,后期收购进度将逐步放慢。据统计,8月1日~10日期间早稻日均收购量为25.8万吨。目前已过去半个月,若按此测算,8月25日国内早稻累计收购量将达到700多万吨。而2015年各类粮食企业至9月30日只收购了793万吨新产早籼稻,2014年也不过846万吨。显然,早稻收购进度不可能长时间保持日均20多万吨的强度。随着粮源减少和国有粮食企业轮换收购工作的完成,后期早稻日均收购量逐步减少将不可避免。  

未来稻米市场上涨空间不大

近年来稻米持续走弱,主要是由于国内稻谷供应压力太大,尤其是临储稻谷库存庞大。目前这一基本面没有任何改变,且国内稻米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天花板效应始终存在。只要稻米市场回升,临储稻谷出库量就会增加。同时,国内大米价格仍然高于国际大米价格,国际大米的冲击也始终存在。

另外,南方早熟中稻已开始少量上市,如近日湖北江陵、监利新产优质中稻开秤价1.29元/斤(水分16%以上,杂质2%),同比低0.04元/斤。短期市场供应面临改善,后期则意味着新一轮季节性供应压力将会到来。因此,国内稻米市场这种长期偏空的基本面注定了稻米市场只存在短期的小行情,难以出现连续大幅上涨的行情。(粮油市场报)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业务QQ:2558423210,信息咨询:18030645652,18030401775

最新资讯

公告:国家统计局关于2015年夏粮产量数据调查 一、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7692.3千公顷(41538.4万亩)

热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