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搜:

首页

行业焦点

慧通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产品+深加工 > 行业聚焦 > 行业焦点 >

新闻:发改委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增产也应增收 Top

新闻:发改委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增产也应增收
时间:2012-10-25 07:51 来源:慧通综合报道 作者:admin 点击:
“2012年夏粮收成不错,亩产达到1000斤左右,往年才900来斤。”河南开封县杜良乡杜良村村民老张告诉记者。老张耕种着8亩4分地,每年种一季的小麦、一季的水稻。2012年小麦和水稻的收成都比往年好。老张种的稻子也于一个多星期前收割完了。

慧通综合报道:

 “2012年夏粮收成不错,亩产达到1000斤左右,往年才900来斤。”河南开封县杜良乡杜良村村民老张告诉记者。老张耕种着8亩4分地,每年种一季的小麦、一季的水稻。2012年小麦和水稻的收成都比往年好。老张种的稻子也于一个多星期前收割完了。

目前,全国各地的秋粮已基本收割完毕。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截至10月22日,全国秋粮已收获9.71亿亩,完成种植面积的83%。从各地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情况看,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加上已收的夏粮和早稻,全年粮食近九成已丰收到手,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粮食丰收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对农户个人来说,丰收未必能带来增收。

市场价低于最低收购价
老张称,往年产量低的时候,村里每家留足了自己吃用的之后,余粮较少,一般都会有粮商到村里挨家挨户收购,价格比粮站的要高,售卖又方便,村民当然都愿意卖给粮商。2012年产量一高,粮商下乡的比往年少,市场价比国家的最低收购价要低,村民倒是有愿意到粮站去卖的,但是后来发现那里收购条件苛刻,最低收购价只针对那些等级最高的,等级稍次的就不能到这个价,加上粮站人员服务态度差,耗费时间长,算下来,还不如以稍低价格卖给粮商。

这一情况跟农业部门的统计也颇为相符。农业部政法司司长张红宇称,地方调研中发现,按每斤1.02元这一最低收购价收购的小麦不到总体小麦出售量的20%,也就是说,超过80%的小麦的出售价格在8毛、9毛、1块左右,这对增加种地农民收入和提高种地积极性是极为不利的。

针对此种情况,早在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就调高了明年的最低收购价,按照此调价方案,2013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2元,比2012年提高10元。

2012年,执行《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小麦主产区为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6省,中储粮在上述省份安排的收购总仓容为3510万吨,以此计算,明年在小麦收储方面的资金安排将至少增加70亿元。

而在稻谷价格方面,早在2012年的2月2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我国稻谷主产区2012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20元、125元和140元。这一价格与2011年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相比,分别提高18元、18元和12元,涨幅分别约17.6%、16.8%和9.4%。

种粮收益不高
然而,收购价的上涨幅度远远跟不上农业生产成本的上涨。

老张表示,化肥、农药价格这几年一直都在升,2012年化肥价格同比上涨了10%多,与5年前相比则上涨了70%;农药价格同比上涨20%多,比5年前则涨了一倍多。与此同时,种子的价钱也比5年前上涨了1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农资等农业成本短期内可能会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影响有所涨落,但从长期来看,一直处于上涨通道,未来中国的农业必将是高成本、高价格的。

老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物资投入上,2012年每亩小麦和水稻的种子钱各为每亩180元和90元,化肥和农药则各需330元和250元。

而在收成上,2012年的小麦收购价是每斤小麦0.94元,水稻1.40元,去年则分别为0.95元、1.45元;老张家的土地年产小麦约1000斤/亩,水稻1100斤/亩。

另外老张还能拿到每亩80元的农业补贴,但老张告诉记者,他种了一年粮食就只能挣两千多块钱。不过这并未算上人力成本。如果将此算上,种地无疑是亏本,而且是大亏。

老张说,他的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到了农忙时节老两口忙不过来,需要雇人。在栽种水稻季节雇人,每天130元/人,差不多共要2000多元,收割稻子时又要1000元左右。

而由于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正在飞速上涨,老张也在纠结是否要继续把地种下去。“这几年儿子们一直劝我把地转包给别人,自己落个清闲。”老张说。

粮价过低导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降低,如何保持稳定的种粮队伍,关系到未来的粮食能否增产,因为粮食要地来产,而地要人来种。

社科院学部委员、全国人大农委委员张晓山表示,未来现代农业不可能只靠老人、小孩、妇女,将来中国即使城镇化达到70%,也有4亿多在农村。在中国未来还是专业化、商品化、集约化的农业和小规模的口粮农业并存。这就需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然而这需要创造条件。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垂询交流!

 

最新资讯

通知:关于2014年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有关问题 根据国务院有关批示精神,2014年国家继续在东北

热门

推荐